您现在的位置是:

首页 >> 诉讼中止

诉讼时效的中止如何执行?

时间:2022-06-17 11:12:47

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每一起案件都是会有一定的诉讼时效以及相应的审理期限的,那么你知道诉讼时效的中止如何执行?

  一、诉讼时效的中止如何执行

  中止执行的原因一旦发生,人民法院即应依职权作出中止执行的裁定。当事人发现中止执行的原因存在时,应积极地将中止的原因告知法院或向法院提出中止执行的申请。中止执行的裁定,一旦送达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。中止执行的裁定书应当写明执行的理由和法律依据,执行人员签名或盖章,并加盖人民法院公章。

  执行中止是暂时性的,引起执行中止的原因一消失,即应恢复执行程序。恢复执行,一可由法院依职权进行,并通知执行当事人和其他参与执行人;二可由执行当事人申请恢复,经法院同意后继续进行。

  恢复执行是原执行机制的继续运行,不是执行程序的重新开始,执行中止前已为的执行仍继续有效。

  二、诉讼时效中止的原因有哪些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: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,因下列障碍,不能行使请求权的,诉讼时效中止:

  (一)不可抗力;

  (二)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,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、丧失民事行为能力、丧失代理权;

  (三)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;

  (四)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;

  (五)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。

 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,诉讼时效期间届满。

  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后自愿履行的后果是什么问题的详细解答,诉讼时效一般是中止时效的6个月,不同的法律条例有不同的要求,所以说对于主权力产生的。丧失胜诉权的效果是非常不利的

  三、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,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,因下列障碍,不能行使请求权的,诉讼时效中止:

  (一)不可抗力;

  (二)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,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、丧失民事行为能力、丧失代理权;

  (三)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;

  (四)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;

  (五)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。

 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,诉讼时效期间届满。


版权信息

  • 李其春 湖北融春律师事务所
  • 律师执业证书号码:14201201010133294
  • 法律咨询热线:18627150567
技术支持:金牌律师网